自2021年1月1日起,我国将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,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,禁止我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、堆放、处置……毫无疑问,以“洋垃圾”禁令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启动实施,奏响了“十四五”开篇之年环保政策利好的强音。
虽然目前“十四五”规划尚未出台,但从全国各地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来看,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、碳达峰、生态一体化、生态环保产业、国土空间布局等成为炙手可热的关键词。
结合大量的相关文件规划,以及过去一段时期的政策动态及风向很容易作出判断:环境监管进一步收严,更加科学化、透明化,“环境治理不放松”仍是未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主基调。
在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,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,2021年重点工作涵盖:
系统谋划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、编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、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、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、确保核与辐射安全、依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、有效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等。
这些重点工作中,除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碳达峰的决心。
为了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目标,“十四五”必然对其重点布局。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固然充满挑战,但背后也蕴含着不容忽视的巨大机遇。
如能源结构转型势在必行,不断提高清洁能源、低碳能源消费的比重;如新能源、节能环保、绿色技术创新、清洁生产等细分领域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期。绿色低碳发展,*终会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、新引擎。
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环保支持力度同样有增无减。*在财政支出方面,把生态环保、绿色发展作为重要的领域,投入每年都在增加。
公开数据显示,2016~2019年,全国节能环保财政支出2.4万亿元。而2021年全国财政工作10项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到,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,大力推动绿色发展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政策将持续完善。包括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;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资金项目储备库;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加强对绿色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等。当然,绿色税制改革、环境治理收费、生态补偿、绿色金融等市场手段的强化也在预料之中。
针对“十四五”时期的环保产业,实际上早在2020年下半年就已经定调。根据生态环境部对外公开的信息,将从5大方面着力推动环保产业发展:
一是加大资金投入,强化资金引领;
二是完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倒逼环保产业市场扩容增效;
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财税、价格、金融、贸易等优惠扶持政策,扶持环保企业发展;
四是积极开展环境服务模式的创新,提升环境服务水平;
五是夯实工作基础,推进环保产业的统计调查政策评估工作,及时掌握环保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。
可以说,2021年环保的宏观政策,是承上启下、稳定过渡的一年。
在顶层设计逐步成型的过程中,“十三五”时期的一些政策方向持续推进,“十四五”时期的新方向、新思路逐步显现,这些变化以慎重和稳健的方式推进。
通过对*政策的梳理,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:
2021年,刚刚掀开新篇章的“十四五”,围绕这些环保政策的实施和落地,我国环保产业是否会以更加健康和合理的速度增长?在新发展和增长中,能否给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,给环保企业更多的机会?
6月2日~4日在上海*会展中心隆重举办的2021世环会【国际环保展】,1600+参展商、60000+专业观众、15万㎡展馆、8大环境污染治理领域……或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参考和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