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一批突出问题被点名,大气监督帮扶出实效!
来源:科柏盛环保 发布时间:2022-04-20
2022年4月19日,生态环境部公开第二批突出生态问题,集中在大气监督帮扶领域,共有七个典型案例。据了解,为了推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,本次帮扶派出了14个专业组,从3月上中旬开始工作。
具体来看,此次的案例涉及玻璃、冶金、机械、石墨、皮革等多个行业,且原因多样,主要有:①未按要求安装污染处理设施,导致污染物直排大气;②生产过程中未正确使用废气处理设施,污染物通过旁路排放到空气中;③设施不正常运行,无法有效处理污染物。
其实,为打赢蓝天保卫战,生态环境部自2017年开始,就已经在重点区域创造性地组织实施了大气监督帮扶工作。截至去年10月份,共计开展40多个重点专项任务排查,帮助地方发现了28.4万个问题。
生态环境执法局督查专员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称,通过大气监督帮扶,“看清了政策法规标准制定‘*前一公里’和任务措施落地‘*后一公里’的差距和症结,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涉气环境问题,有力推动了大气十条、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”,同时也为“十三五”污染防治攻坚目标的完成提供了保障。
他指出,进入“十四五”以来,为坚持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,生态环境部已对监督帮扶机制进行了优化调整。以去年的夏季帮扶为例,新机制更进一步聚焦京津冀及周边、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城市,锁定钢铁、焦化、石化、化工、建材等重点行业,在加强现场执法力度的同时,还深化了大气远程环境监管体系的应用,实现“人防”与“技防”的结合。
且各帮扶组也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了更多实用的办法,如浙江组的“四同时”法,即进入企业后,*时间检查DCS中控、脱硫脱硝中控、自动监测站房以及烟气采样口4个核心关键点位,将污染细节定格,防止数据被掩盖或销毁,提升执法效率;又如江苏组的“三步法”,即“走访、无人机定位→红外热成像仪框定范围→锁定排污点并检测具体数值”,使得执法效率大幅提升。
在愈加严明的监督帮扶要求之下,各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。数据显示,2021年,京津冀地区PM2.5年均浓度*次步入“30+”微克/立方米;北京市PM2.5年均浓度和臭氧浓度分别为33微克/立方米、149微克/立方米,*次同步达到*二级标准。
至于2022年大气监督帮扶工作的重点,生态环境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聚焦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,涵盖PM2.5与O3协同治理,NOx与VOCs协同减排以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。